汉字 | 鑑 |
释义 | 鑑拼音:jiàn ,部首:金, 卷号:十四上,反切:革懺切 鑑說文解字鑑![]() 大盆也。一曰監諸,可以取明水於月。从金??聲。 鑑說文解字注大盆也。 段注:盆者,盎也。《凌人》:春始治鑑。注云: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禦温氣。春而始治之。【按】鄭云如甀。《醢人》作醢云塗置甀中。則鑑如今之甕。許云大盆。則與鄭說不符。疑許說爲是。且字从金。必以金爲之也。 从金。監聲。 段注:革懺切。八部。 一曰鑑諸, 段注:逗。 可?取朙水於月。 段注:鑑諸當作鑑方諸也。轉寫奪字耳。《周禮?司烜氏》: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鍳取明水於月。注。夫遂,陽遂也。鍳,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淮南書》:方諸見月則津而爲水。高注。方諸謂陰燧大蛤也。孰摩令??。月盛時以向月下則水生。以銅盤受之。下水數滴。高說與許,鄭異。《考工記》以鑒燧之齊併言。則鑑之爲鏡可知也。鄭云鏡屬。又注《考工記》云:鑒亦鏡也。詩云:我心匪鑒。《毛傳》曰:鑒所以察形。葢鏡主於照形。鑑主於取明水。本系二物。而鏡亦可名鑒。是以《經典》多用鑑字,少用鏡者。鑑亦叚監爲之。是以《毛詩》宜鑒於殷,《大學》作儀監。《鄭箋》詩云:以殷王賢愚爲鏡。注《大學》云:監視殷時之事。各依文爲說而已。《尙書》監字多有同鑒者。 鑑说文系传大盆也。從金監聲。一曰鑑諸也,可以取明水於月。 鍇注:臣鍇按:《周禮》曰:「春始治鑒。」注曰:「如甀大口。」鍳諸,鏡也。一曰石也。 |
随便看 |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