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 |
释义 | 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朱长文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出自唐代朱长文《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天意绍斯文,成书在圣孙。 注释参考始终始终 (shǐzhōng) 自始至终 from beginning to end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讲席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亦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置讲席於上邸,集名僧於帝畿。”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三:“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清 唐孙华 《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讲席儒氊冷,篱门窟室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遣 唐 留学生学成归国,往往担任经史的讲席,传授弟子。” 前后前后 (qiánhòu)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around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round about 在1969年前后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from beginning to end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总共 altogether 她前后来过四次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in front and behind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正面和背面 front and back 前后受敌高轩(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 (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淖险真停疋马迎,情深屡枉高轩顾。”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风尘贱地,何缘忽驻高轩。”参见“ 高车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