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 |
释义 | 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晏殊 《白云庵》出自宋代晏殊《白云庵》:草庵何似清风楼,更在空中最上头。 注释参考眼界眼界 (yǎnjiè) 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field of vision;outlook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畛域畛域 (zhěnyù) 界限,范围 boundary 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庄子·秋水》枯藤(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暮烟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见“ 暮烟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