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 |
释义 | 多少名缰利锁,尘满霜髯雪鬓,役役不知还陈著 《水调歌头(寿陈菊坡枢密卓)》出自宋代陈著《水调歌头(寿陈菊坡枢密卓)》:身到紫枢府,一蹴凤池间。 注释参考多少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so much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稍微 somewhat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疑问代词 how many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名缰利锁名缰利锁 (míngjiāng-lìsuǒ) 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的名和利 bondage of reputation and wealth;fame and wealth can fetter people 成语解释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名缰利锁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使用例句我们原系方外闲人,逍遥散淡,无束无拘,又何名缰利锁之不能解脱耶。霜髯白色胡须。 宋 苏轼 《赠岭上老人》诗:“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元 刘因 《次人韵》:“世上闲愁浑几许,而今青镜满霜髯。” 明 刘基 《寒夜》诗:“风物自应随律转,霜髯争得见春消?” 役役(1).劳苦不息貌。《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物,役役网自织。”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之读书学道者,皆卤莽灭裂以从事,何怪乎役役终身而无所得也。” 铁生 《敬告我汉族大军人书》:“役役焉执干戈卫他人社稷,已不免貽笑全球,况又杀同胞之光復军者乎!” (2).奔走钻营貌。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得一名,获一利,则弃其业而役役於持权者之门。” 清 唐甄 《潜书·取善》:“士志於学,而乃役役焉往来於名利之中,德尽丧矣。” 清 汪绍焻 《刘伯伦》诗:“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 (3).狡黠貌。《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 成玄英 疏:“役役,轻黠之貌。”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