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 |
释义 |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陈傅良 《送陈益之架阁》出自宋代陈傅良《送陈益之架阁》: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 注释参考风雅风雅 (fēngyǎ) 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 elegant;refined 举止风雅 《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of poems;literary pursuit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