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
释义 |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韩愈 《荐士》出自唐朝韩愈《荐士》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注释参考周诗(1). 周 代的逸诗。《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 (2).指《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三百篇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雅丽雅丽 (yǎlì) 雅致秀丽 refined and pretty 这花尽管鲜艳,却并不雅丽训诰(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书序》:“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演畴皇极,训誥之韵者也。” 罗惇曧 《文学源流》:“典謨训誥之文,皆言简质而意博深。”参见“ 六体 ”。 (2).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陈书·宣帝纪》:“懋赏之言,明于训誥;挟纊之美,著在抚巡。” 宋 陆佃 《答陈民先都曹书》:“古之人胥训誥,不必亲相与言也,以文与象示之而已。”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丝纶簿》:“且宦寺不当干政,祖宗训誥,可据者甚多。”参见“ 六体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