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书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
释义 | 书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楼钥 《谢湖山居士示和陶诗》出自宋代楼钥《谢湖山居士示和陶诗》:渊明千载人,同节仰孤峭。 注释参考不求甚解不求甚解 (bùqiú-shènjiě) 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 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have but littl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现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成语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求甚解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使用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眼高眼光高。比喻藐视,看不起或要求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今日做了官,就眼高了。”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寿诗》:“舌在未应鳩计拙,眼高浑觉马羣空。” 鲁迅 《呐喊·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太眼高了,不是我说你,‘越挑越眼花!’” 玄要奥妙精粹之处。 清 曹寅 《题耦长画电公行卷》诗之二:“説与 zhi1|1那 多渗漏,箇中玄要小乘知。”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