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岂唯政誉歌襦袴,文字由来继古风 |
释义 | 岂唯政誉歌襦袴,文字由来继古风王洋 《和伯氏德清道中》出自宋代王洋《和伯氏德清道中》:解组归寻梵释宫,帆风舟转疾飞蓬。 注释参考岂唯亦作“ 岂惟 ”。亦作“ 岂维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 河 陇 可復,岂唯自守而已。” 宋 苏轼 《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 襦袴(1).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吕氏春秋·离谓》:“ 子产 治 郑 , 邓析 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南史·儒林传·贺德基》:“ 德基 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衣裌襦袴。” 清 唐孙华 《大雨叹》诗之二:“篋中无襦袴,堂上鸣笙竽。” (2).见“ 襦袴歌 ”。 文字文字 (wénzì)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顺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书;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由来由来 (yóulái) origin 事情发生的原因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古风古风 (gǔfēng)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ancient customs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usu.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