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禁庭敦宿契,枢府记乡州 |
释义 | 禁庭敦宿契,枢府记乡州赵蕃 《寄王谦仲周子充丈》出自宋代赵蕃《寄王谦仲周子充丈》:吴蜀三分地,沅湘合水流。 注释参考禁庭亦作“ 禁廷 ”。1.犹宫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禁庭尊秘之处,今贱人竟入,而门卫不觉者,宫室将虚,下人踰上之妖也。”《旧唐书·韦温传》:“寻知制誥,召入翰林为学士,以父职禁廷,忧畏成病,遗诫不令居禁职,恳辞不拜。”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石麓 李公 ,擢自翰苑,首居春卿,内直禁廷,光晋宫保,睿眷时篤,宸恩日深。”《三国演义》第三回:“ 植 素知 董卓 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 (2).指宫廷官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私謁踵路,阴交不逞,密结禁庭,谓之姦可也。”参见“ 宫庭 ”。 宿契(1).犹宿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经三宿三日后,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会可三宵,不可久居,当有祸矣。’”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投閒息万机,三生有宿契。”《太平广记》卷二九六引 唐 无名氏《八朝穷怪录·萧总》:“﹝神女﹞谓 总 曰:‘ 萧郎 遇此,未曾见邀,今幸良晨,有同宿契。’” 清 曹寅 《题史蕉饮春泉洗药图》诗:“省识画图犹宿契,年年灵树祝长春。” (2).先前的约言;事先的许诺。《南史·崔慧景传》:“于时 卢陵王 长史 萧寅 、司马 崔恭祖 守 广陵城 , 慧景 以 宝玄 事告 恭祖 。 恭祖 先无宿契,口虽相和,心实不同。”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后三年,岁在丁丑,﹝ 淳于棼 ﹞亦终於家。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按, 槐安国 王曾语 淳于 :“后三年当令迎卿。” (3).久已投合。《云笈七籤》卷七二:“君无友丧国,臣无友失忠,庶人无友丧家,道无友失真,所以 玄元 与 尹喜 宿契, 孔子 与 渔父 合机。” (4).大愿,宏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我求佛圣果,我学佛能捨,是身如响,是身如泡,流转四生,往来六趣,宿契弘誓,不违物欲。” 府记官府宣示命令的文书。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孝桓帝 时, 河南 李盛 仲和 为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曰: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