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合饮谯城洽睿慈,仁风溥畅宣和怿 |
释义 | 合饮谯城洽睿慈,仁风溥畅宣和怿夏竦 《奉祀礼毕还京》出自宋代夏竦《奉祀礼毕还京》:先天密命启祯期,侯日灵文降紫闱。 注释参考睿慈皇帝的仁爱。 唐 李商隐 《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諭扬皇化,宣布睿慈,连营咸鼓於巽风,闔境均沾於兑泽。”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春初不幸闻伯兄即世,恭蒙睿慈,赐号易名,賻以泉币,閔恤存抚,不一而足。” 仁风(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 (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 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参阅《晋书·文苑传·袁宏》。 溥畅遍及各地而无阻滞。《楚辞·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 唐 柳宗元 《贺书淄青诸州为三道节度状》:“害气尽除,和风溥畅。” 宋 司马光 《竚瞻堂记》:“公之为政,其大者汪洋溥畅。” 宣和(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 (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