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
释义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

赵蕃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出自宋代赵蕃《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叔父同流元佑支,清贫远自相国时。
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
佳哉伯玉贤埙篪,小阮亦与竹林期。
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
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
经明行修后所归,非吾光远其谁推。
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欹。
嗟我误落东南陲,疏者乃亲亲异宜。
念我流转终年疲,去章已上归俟之。
或持酒肴或赠辞,亦或眷眷江之湄。
数面成亲还语离,前日之乐今日悲。
秋风飒飒衣披披,山长水远属玉飞。
高城望断日已西,望不可见令人思。

注释参考

憔悴

憔悴 (qiáocuì) 黄瘦;瘦损 wan and sallow 憔悴孤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枯萎;凋零 (of plants) withered 花有点憔悴 困顿 weary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烦恼 be worrid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调

(1).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

(2).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3).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

(1).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 颜师古 注:“调,选也。”

(2).犹言不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 宋 王禹偁 《谢赐侄男大理评事表》:“伏以法寺美官,圣朝好爵,凡云选授,必择器能。岂期不调之材,遽忝起家之命。”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如子弟不调,或在襄邑作过逃来,即发遣他去,恐相负累,请仔细相度。”

苦饥

困于饥饿;很饿。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 唐 杜甫 《杜鹃行》:“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 唐 孟郊 《感伤》诗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饥形貌伤。”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3 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