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 |
释义 | 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蔡襄 《四月清明西湖》出自宋代蔡襄《四月清明西湖》:千顷平湖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 注释参考芳草(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裙带[band of the skirt;skirt and girdle;connected through one's female relatives] 女子束裙裳的腰带,比喻跟妻女姊妹等有关的亲戚关系 详细解释(1).系裙的带。 唐 李端 《拜新月》诗:“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夜漏下三鼓,上悦甚,令左右宫嬪各取领巾、裙带,或团扇、手帕求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这个裙带儿没人解,好苦也。” (2).比喻由于妻女姊妹等的关系。多含讥刺意。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 蔡 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中外传以为笑。” 蔡京 妻为 王安石 女。 遯庐 《童子军》第十四出:“从古 龙阳 邀上赏,莫将裙带为官羞。” 欧阳山 《三家巷》一:“莫非他将来靠裙带吃饭?” 柔桑(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髻鬟髻鬟 (jìhuán) 环形发髻 coiled bun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