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使君早讫外郎课,归奉天子陈王图 |
释义 | 使君早讫外郎课,归奉天子陈王图王洋 《送周仲固运使之宫湖北》出自宋代王洋《送周仲固运使之宫湖北》:梅花满野春欲苏,汉家使者临重湖。 注释参考使君使君 (shǐjūn)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外郎(1).官名。 汉 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汉书·惠帝纪》:“中郎、郎中满六岁爵san1-1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外郎,散郎也。” 唐 张籍 《寄元员外》诗:“外郎直罢无餘事,扫洒书堂试药炉。” 宋 王禹偁 《制除工部郎中出内署》诗:“莫嫌工部官曹慢, 杜甫 才名是外郎。”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2). 宋 元 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四折:“今日 包待制 大人陞厅坐衙,外郎,你与我将各项文卷打点停当,等僉押者。”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麪,水麪打一和,糊涂成一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却有 严公 儿子平日最爱的相识,一个外郎,叫做 丘三 ,是个极狡猾奸诈的。”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外郎》:“散郎谓之外郎。今以之称吏员,乃世俗相褒之辞。” 奉天奉行天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作宫邑於 下洛 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 陈王指 三国 魏 曹植 。 唐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陈王 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唐 韩偓 《密意》诗:“经过 洛水 几多人,唯有 陈王 见罗袜。”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