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
释义 | 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出自唐朝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 注释参考桐乡古地名。在今 安徽省 桐城县 北。 春秋 时为 桐国 , 汉 改 桐乡 。《汉书·循吏传·朱邑》:“﹝ 朱邑 ﹞少时为 舒桐乡 嗇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 邑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 桐乡 吏,其民爱我,必葬我 桐乡 。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 桐乡 民。’及死,其子葬之 桐乡 西郭外,民果共为 邑 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 宋 梅尧臣 《卫尉邵少卿挽词》诗之一:“ 桐乡 归葬日,棠树去思人。”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二:“ 桐乡 遗惠在,尚説长官清。” 黍谷(1).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又称 寒谷 、 燕谷山 。《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汉 刘向 《别录》:“传言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 灵臺 久客,从此数炊。 黍谷 长寒,於今更暖。” 清 方文 《寄怀从子密之》诗:“春将回 黍谷 ,人尚隔 桃源 。” (2).借指阴阳家。因 战国 齐 著名阴阳家 邹衍 曾居 黍谷 ,故名。《北史·文苑传序》:“ 淹中 、 稷下 ,八儒、三 墨 之异; 漆园 、 黍谷 ,名、法、兵、农之别。虽雅誥奥义,或未尽善,考其遗跡,亦贤达之流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