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媿人不知 |
释义 |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媿人不知刘贽 《游后洞诗》出自宋代刘贽《游后洞诗》:寺久书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注释参考臆决(1).主观地决断。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传赞》:“名治《春秋》,摭詘三家,不本所承,自用名学,凭私臆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乙卯闯宫》:“今日事何等重大,而诸公以西曹郎吏,擅自臆决,其远典制多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某至此亦穷于术,未敢臆决,愿两君自慎之。” (2).主观的决断。 宋 曾巩 《洪范传》:“执小而量大,用一而齐万,信臆决而疑经,不知其不可,亦可谓惑矣。” 万事万事 (wànshì)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all things;everything 万事如意岂独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