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 |
释义 | 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朱涣 《倾城误人身寄内翰洪文》出自宋代朱涣《倾城误人身寄内翰洪文》: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 注释参考未笄旧指女子未成年。 明 文徵明 《敕封承德郎陈君墓表》:“同邑 莫公 讳 淮 之女,生而愿谨,未笄归君。”《孟子·滕文公下》“臣东征,绥厥士女” 清 焦循 正义::“虽未冠之士、未笄之女亦且绥之。”参见“ 及笄 ”。 新妆(1) [new makeup of a woman]∶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 (2) [women's modern adornments]∶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详细解释亦作“ 新粧 ”。1.谓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南朝 梁 王训 《应令咏舞》:“新妆本絶世,妙舞亦如仙。”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二:“借问 汉 宫谁得似?可怜 飞燕 倚新粧。”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有华丽服饰、淡素新妆的贵妇人,手捧着金表、宝盒等类站在路旁兜卖。” (2).谓女子新扮饰好的容色。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至如青牛帐里,餘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 见“ 新妆 ”。 肌理(1).皮肤的纹理。 唐 杜甫 《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清 赵翼 《问鱽鱼》诗:“胡为肌理如凝脂,锋鋩似丛棘。”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且皮肤相当白,肌理相当细。” (2).指器物、花木、果实、水土等表面的纹理。 汉 蔡邕 《弹棋赋》:“设兹文石,其夷如砥。采若锦繢,平若停水。肌理光泽,滑不可屡。” 宋 蔡襄 《荔枝谱》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涩,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 金 党怀英 《琼花木后土像》诗:“诊材归好事,肌理緻且坚。”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 玉雪(1).白雪。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宋 杨万里 《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 卢谿 南,炯如玉雪照晴嵐。” 明 杨慎 《谢同乡诸公寄川扇》诗之二:“自觉金风爽仙驭,谁将玉雪洒人寰。” (2).喻洁白美丽。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元 汤式 《柳营曲·薛琼琼弹筝图》:“玉雪颜,翠云鬟, 昭阳殿 里醉了几番。”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儿时肌体玉雪,眉目朗秀。” (3).喻高洁。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宋 赵以夫 《孤鸾·梅》词:“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 (4).借指白色的花。 宋 范成大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诗:“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清 朱鹤龄 《禊日石湖社集》诗:“祓除无异 永和 年,玉雪遗坡赏倍妍。” (5).喻少妻或爱子。 宋 辛弃疾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词:“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 邓广铭 注:“详词中戏语或当在 徐 氏已经续婚之后。” 金 元好问 《吊岳家千里驹》诗:“掌中玉雪恩怜在,笔底云烟取次休。” 眉黛眉黛 (méidài) 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brow;eyebrow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