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 |
释义 |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钱时 《新亭风玉与安素相应》出自宋代钱时《新亭风玉与安素相应》: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 注释参考的然明显貌。《礼记·中庸》:“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非的然昭晰,自断于内,则孰能了僕于冥冥之间哉。”《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逆弟卖妻,也是自作自受,皇天报应,的然不爽!” 清 龚自珍 《与人笺》:“ 秦 汉 以来,书体屡变,歷代歷书之官,展转讹夺。其的然可知为讹夺者,宜改之。”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传钞误字的然可知者,輒自改定。” 同德(1).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国语·吴语》:“戮力同德。”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 明 宋濂 《<昭鉴录>序》:“天子则元首,诸王则手足,是谓一体者也。其可不同心而同德者乎?”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百万人同德戮力,如生番之有社寮。”参见“ 同心同德 ”。 (2).指同德的人。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3).《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同姓则同德。” 韦昭 注:“同父而生,德姓同者乃为兄弟。”后因以“同德”借指同姓。 宋 陈师道 《谢田氏》诗:“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同声同声 (tóngshēng) 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simultaneous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same sound 同声相应 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speak)at the same time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言语腔调相同 same tone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 李渔《闲情偶寄》鼓瑟(1).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 (2). 汉 杨恽 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 秦 也,能为 秦 声。妇, 赵 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 华伯 夫妇如鼓瑟, 汝威 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吹竽(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未平(1).未必妥当。《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顾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曰:‘ 顾公 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 (2).没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