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遥知至乐地,不异在京都 |
释义 | 遥知至乐地,不异在京都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出自宋代司马光《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水底元无月,衣中自有珠。 注释参考知至(1).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易·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高亨 注:“知至,预知事业发展将到某种地步。” (2).谓尽知。《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朱熹 集注:“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乐地快乐的境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 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唐 司空图 《长安赠王注》诗:“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不异没有差别;等同。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 杜甫 《兵车行》:“况復 秦 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宋 朱熹 《刘十九府君墓志铭》:“盖与先生不异,而温厚谨良则又过之。” 京都京都 (jīngdū) 国都。京师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有京都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始称于si1*1马1|1晋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