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
释义 | 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徐夤 《龙蛰二首》出自唐朝徐夤《龙蛰二首》龙蛰蛇蟠却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尘。 注释参考神剑神奇的宝剑。《晋书·刘曜载记》:“﹝ 刘曜 ﹞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赤玉为室,背上有铭曰:‘神剑御,除众毒。’ 曜 遂服之。剑随四时而变为五色。”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王莽 在伪位十七年,以 建国 五年岁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鍊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橈。” 清 秋瑾 《宝剑》诗:“神剑虽掛壁,锋芒世已惊。” 变化变化 (biànhuà)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vary;change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良金(1).指优质的金属。《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 范蠡 之状而朝礼之。” 闽 徐夤 《龙垫》诗:“神剑触星应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愿觅灵文窥秘钥,更追遗范写良金。” (2).精良的兵器。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美玉琢文珪,良金填武库。” 成器成器 (chéngqì) 做成器具 utensil 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become a useful person 不成器 精美的器具,比喻有才能的人 exquisite ware 总角为成器陶钧(1) [potter's wheel]∶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2)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比喻培育人材 详细解释亦作“ 陶均 ”。1.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辞若循环,转若陶钧。” (2).比喻治国的大道。《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以其能制器为大小,比之於天。”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陶,冶;钧,范也。作器,下所转者名钧。” (3).指治理国家。《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 (4).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 宋 王禹偁 《献转运使雷谏议》诗:“棘寺下僚叨末路,斋心唯愿秉陶钧。”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男儿既束髮,出处歧路各;苟非秉陶钧,即去持矛槊。” (5).借指圣王。 南唐 李中 《献乔侍郎》诗:“贵贱知无间,孤寒必许亲。几多沉滞者,拭目望陶钧。” 宋 欧阳修 《与杜正献公书·庆历五年》:“迨此朞岁,旷无所闻。不惟上辜陶钧,实亦惭愧知己。” (6).指天地造化。《晋书·乐志上》:“四海同风,兴至仁。济民育物,拟陶均。拟陶均,垂惠润。皇皇羣贤,峨峨英雋。” 唐 杜甫 《瞿唐怀古》诗:“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仇兆鳌 注:“《邹阳传》:独化於陶钧之上。 师氏 曰:陶人转钧,盖取周迴调钧耳,此借以喻造化。”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道协陶钧力,思回日月光。” 宋 司马光 《和王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喜而成咏》:“春冻消时种两芽,南风薰日见孤花。先开必自陶钧力,且合归功丞相家。” (7).比喻陶冶、造就。《宋书·文帝纪》:“将陶钧庶品,混一殊风。” 唐 孙过庭 《书谱》:“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鎔铸虫篆,陶钧草隶。”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与 西池 金母 ,共理二气,陶钧万物,养育羣生。” 严复 《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