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 |
释义 | 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张耒 《题洛尾亭二首》出自宋代张耒《题洛尾亭二首》: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 注释参考洛尾指 安徽省 洛河 北至 怀远县 入 淮 处。 宋 苏轼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繫舟清 洛 尾,初见 淮南 山。” 边淮(1). 南宋 时, 淮河 一线为 宋 金 南北对峙的边界,故称“边淮”。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且当於边 淮 先募弓弩手,耕极边三十里之地。” (2). 明 末 清 初, 淮河 一线一度为 南明 与 清 军南北对峙的边界。亦称“ 边淮 ”。 清 查慎行 《秦邮道中即目》诗:“去郭几家犹傍柳,边 淮 一带已无村。” 迢迢迢迢 (tiáotiáo)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be far away;remote 千里迢迢 漫长;长久 very long;endless 夜迢迢 恨迢迢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