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面 |
释义 |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面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出自唐代刘禹锡《平蔡州三首》:蔡州面城中众心面死,妖星面夜落照壕水。 注释参考狂童(1).轻狂顽劣的少年。《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孔颖达 疏:“狂童,谓狂顽之童稚。” 朱熹 集传:“狂童犹狂且,狡童也。”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 (2).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 唐 韩偓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诗:“狂童容易犯 金门 ,比屋齐人作旅魂。” 面缚[with one's hands tied behind one's back] 两手反绑 面缚西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面缚两降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详细解释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古代用以表示投降。《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 ,皆衿申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杨伯峻 注:“面缚,即自后缚之。”《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司马贞 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谓宜投戈顿顙,面缚乞身。”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你既肯面缚归降,我也须降阶接待。” 严复 《原强续篇》:“是何异驱四百兆之赤子,繫颈面缚以与其仇,以求旦夕之喘息。”参见“ 面缚舆櫬 ”。 槛车[enclosed prisoners' van used in andient China] 囚车 槛车送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详细解释用栅栏封闭的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史记·陈丞相世家》:“ 噲 受詔,即反接载槛车,传诣 长安 。” 汉 扬雄 《长杨赋序》:“张罗罔罝罘,捕熊羆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 长杨 射熊馆。” 唐 刘禹锡 《三阁词》诗之四:“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 清 钱谦益 《通奉大夫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王公墓碑》:“ 蜀 之争功者,至於飞章抵谰,槛车逮繫。” 太白太白 (tàibái)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vesper;Venus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Mount Taibai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Taipai夭矫夭矫 (yāojiǎo) 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move gracefully 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郭璞《江赋》 船头龙夭娇。——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