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释义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解释:我讨厌死亡,但是有比死亡还让我厌恶的事情,因此,虽然有的事可能让我死亡,但不做这件事就得面对更讨厌的事,所以这件事就算可能致死,我也不能逃避。 原文摘要: 注释参考我所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有甚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甚心情取富贵?一日瘦如一日。”《水浒传》第四四回:“师父,你是个精细的人,有甚不省得?”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偶尔有甚声丝,总疑是邮差又至。” 死者死者 (sǐzhě) 已死的人 dead 死者与生者有所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