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悬知必有代庖责,被发缨冠赴东市 |
释义 | 悬知必有代庖责,被发缨冠赴东市刘鄂 《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出自宋代刘鄂《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来争席。 注释参考悬知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代庖(1) [do in sb.'s place] 代厨师下厨 庖入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2) 比喻代做他人分内的事 详细解释(1).代为烹饪。 清 黄景仁 《咏怀》诗之八:“白盐与赤米,晚食遗嘉肴。翩翩者谁子?乃欲呼代庖。” (2).代替厨人。后多用以比喻代人行事或代理他人职务。《淮南子·主术训》:“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牲而为大匠斲也。”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君所欲託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未几, 江都 幕客 章驭庵 先生欲回 浙江 葬亲,倩余代庖三月,得备御寒之具。”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到最末的一章, 伏园 倘在,也许会压下,而要求放 阿Q 多活几星期的罢。但是‘会逢其适’,他回去了,代庖的是 何作霖 君,于 阿Q 素无爱憎,我便将‘大团圆’送去,他便登出来。” (3).指越权包办。 蒋光慈 《田野的风》三十:“我自己的婚事,自有我自己的主张,要我的叔父代庖干什么呢?”参见“ 越俎代庖 ”。 被发缨冠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救之;虽被髮缨冠而救之,可也。” 严复 《救亡决论》:“此种举动,岂 英 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髮缨冠如此耶?” 成语解释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被发缨冠出处《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使用例句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被发缨冠如此耶?东市东市 (dōngshì) 东面的市场 eastern sales market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泛称刑场为“东市” execution ground 身送东市。——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