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
释义 |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出自唐朝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注释参考调风(1).条风。八风之一。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唐 孔颖达 疏:“《易纬通卦验》云:‘立春调风至。’”参见“ 条风 ”。 (2).整顿风俗。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薄俗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清教(1).使教化清明。《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夫欲清教审选,在明其分叙,不使相涉而已。” (2).高明的教诲。对人的意见的尊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拂珊图》:“题奉 秋畦老先生 清教。”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然而我们同领事同行,同住在一车上,谈及 中 俄 外交,所聆诸位领事的清教,又是‘纯粹的 中国 式答案’。” 彝伦(1).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 箕子 !惟天阴騭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蔡沉 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敍,不亦难乎!”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