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君家伯氏典刑在,愿君勉力追前踪 |
释义 | 君家伯氏典刑在,愿君勉力追前踪蔡戡 《送莫子漳还朝》出自宋代蔡戡《送莫子漳还朝》:长安车马声隆隆,千官朝入明光宫。 注释参考君家(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伯氏(1).长兄。《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高亨 注:“伯氏,大哥。” 唐 韩愈 《复志赋》:“常岁行之未復兮,从伯氏以南迁。” (2).长子。《国语·晋语一》:“伯氏不出, 奚齐 在庙,子盍图乎!” 韦昭 注:“伯氏为 申生 。伯氏,犹言长子也。” (3).伯父。《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 晋 独无有,何也?’……叔父 唐叔 , 成王 之母弟也。” 杨伯峻 注:“ 周王 于诸侯,同姓者,无论行辈,俱称伯父或叔父。” 典刑典刑 (diǎnxíng) 常刑 normal punishment 掌管刑罚 control punishment;wield penalty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受死刑 be punished with death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勉力(1) [take efforts;do one's utmost;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尽力,努力 勉力为之 (2) [encourage]∶劝勉;鼓励 勉力农桑 详细解释(1).尽力;努力。《管子·形势》:“故朝不勉力务进,夕无见功。”《汉书·王尊传》:“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孙道人尸解》:“我今年九十岁矣,久寓此土,荷郡人周旋,暂当小别,各勉力事善。”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我自觉力有不逮,但勉力为之。” (2).劝勉,鼓励。《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 陈豨 时。”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