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
释义 |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佚名 《易传·文言传·乾文言》摘自《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解释: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的,具体表现在每天的行为举止上。 原文摘要: 注释参考君子君子 (jūnzǐ)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gentleman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成德(1).盛德。《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左传·成公十三年》:“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 (2).成年人应有的品德。《仪礼·士冠礼》:“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既冠为成德。” 贾公彦 疏:“案冠义,既冠,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皆成人之德。” (3).成就品德。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諭而成德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为行(1).谓行仁义之事。《庄子·盗跖》:“ 子张 问於 满苟得 曰:‘盍不为行?’” 成玄英 疏:“何不为仁义之行乎?” (2).行为。《后汉书·马援传》:“ 保 仇人上书,讼 保 为行浮薄,乱羣惑众。” 可见可见 (kějiàn) 看得见的;视觉能感觉到的 discernible;visible 可见光 可见 (kějiàn)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be it is thus clear (or evident,obvious) that 由此可见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