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释义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出自唐代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注释参考自余犹其馀;以外;此外。《晋书·孝友传序》:“自餘羣士,咸标懿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寻。”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初到一见太守,自餘杜门不出。”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谓惟 司马迁 ,作书有条理。自餘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僇人谓当加刑戮的人。后泛指罪人。《韩非子·制分》:“故其法不用,而刑罚不加乎僇人。” 陈奇猷 集释:“所谓僇人者,乃当加刑戮之人。”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 清 方苞 《许昌祯妻吴氏墓志铭》:“恐为僇人,其言不足以列幽墟。” 惴栗惴慄:亦作“ 惴栗 ”。恐惧而战栗。语出《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慄。”《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 清 朱仕琇 《溪音序》:“﹝谿水﹞轰豗日夜,或作霹靂声。人立谿上,恒惴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五篇:“他们忧财产之丧失,愁骨肉的分散,愁自己生命的难保,真不知道是怎样地惴栗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