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神功造化有行后,倚槛王孙休怨迟
释义

神功造化有行后,倚槛王孙休怨迟

张浩 《咏未开牡丹赠李氏》

出自宋代张浩《咏未开牡丹赠李氏》:

碧玉蔀中藏蜀锦,东吴宫裹锁西施。
神功造化有行后,倚槛王孙休怨迟

注释参考

神功

(1).神一般的功绩。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神功无纪,作物何称。” 吕延济 注:“谓 高祖 神妙之功无能记述。”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窃仰鸿施,有如神功。”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

(2).神灵的功力。《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 仲氏 司徒自 清源 闻而感,铸而资,虽从人力,悉类神功。”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水浒传》第一○五回:“ 宋江 以下众人,十分欢喜,称谢 公孙胜 神功道德。”

造化

造化 (zàohuà) 福分;好运气 good luck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自然界 Nature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有行

(1).出嫁。《诗·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晋 潘岳 《寡妇赋》:“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及乎有行,嬪于君子。事姑至孝,旁穆六姻;为母深慈,均养七子。”

(2).有所作为。《孟子·万章上》:“﹝ 虞公 ﹞时举於 秦 ,知 繆公 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

(3).谓有所施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近日, 冯琢菴 宗伯 琦 为左右少宰几三年,与 延津 李对泉 戴 相终始。 李太宰 无事不与谋,至有行而为 冯 中止者。”

(4).有德行。《大戴礼记·盛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汉书·元帝纪》:“﹝ 永光 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倚槛

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王孙

(1) [prince's descendant]∶王爵的子孙

(2) [young man]∶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详细解释

(1).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 楚 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启 之愿也。”《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夫之 通释:“王孙,隐士也。 秦 汉 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唐 杜甫 《哀王孙》诗:“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王孙綺席倒金尊,美女红炉添兽炭。”

(2).旧时对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司马贞 索隐引 刘德 曰:“ 秦 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文选·左思<蜀都赋>》:“有 西蜀 公子者,言於 东吴 王孙。” 李善 注引 张华 《博物志》:“王孙、公子,皆相推敬之辞。” 宋 苏轼 《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诗:“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

(3).人名。指 卓王孙 。 汉 临邛 人,家巨富。《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 王孙 之属, 郤公 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 刘逵 注:“ 王孙 , 卓王孙 也。”

(4).人名。指 汉 杨王孙 。 宋 苏轼 《赠章默》诗:“难从 王孙 裸,未忍 夏后 堲。” 李厚 注:“ 前汉 杨王孙 ,病且死,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5).植物名。黄孙的别名。

(6).植物名。黄芪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耆》。

(7).猴的别称。 汉 王延寿 《王孙赋》:“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猨、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蒋之翘 辑注:“王孙,猴也,状似愁胡。” 清 钱谦益 《徐霞客传》:“﹝ 霞客 ﹞以山魅、木客、王孙、玃父为伴侣。”

(8).蟋蟀的别名。《周礼·考工记·梓人》“以注鸣者” 孔颖达 疏引《方言》:“﹝精列﹞ 楚 谓之蟋蟀,或谓之蛬; 南楚 之间,或谓之王孙。”按,《方言》“王”作“蚟”。

(9).复姓。 汉 代有 王孙皓 、 王孙卿 、 王孙庆 。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1 1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