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
释义 |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姚勉 《戊午喜罢和籴》出自宋代姚勉《戊午喜罢和籴》: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注释参考昨来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 投劾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东观汉记·崔篆传》:“‘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战阵不访儒士,此举奚至哉?’遂投劾归。”《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 仲叔 ﹞遂辞出,投劾而去。” 李贤 注:“自投其劾状而去也。” 宋 苏轼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会庚子之变,依翁以居者弥岁,相对咄咄,倚兹事度日,意似稍稍有所领受,而翁则翩然投劾去。” 到底到底 (dàodǐ) 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on earth 你到底去不去?!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at last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after all [南方]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小孩]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through;to the end 贯彻到底 表示感叹的语气 after all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贤声贤明的名声。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明 李开先 《送王杏里上京改任》诗:“歷官籍籍著贤声,藩臬迟迴半此生。” 清 吴锡麒 《消夏第四集分得咏史乐府·夫人城》:“刺吏著威名,阿母有贤声。” 不磨不可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轻,这个重担,却在我叔侄两人身上,将来维持世运,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迷途之鸟》里面也尽有一些好诗,象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说是不磨的佳作。”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