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一时取乐未云足,后会回首何其乖
释义

一时取乐未云足,后会回首何其乖

韩元吉 《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

出自宋代韩元吉《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

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
人生百岁驹过隙,直与外物劳形骸。
君非太常何用尔,监祭有令时当差。
朝廷礼备百神秩,不比媚奥犹燔柴。
念居几日得閒暇,归胙餍饫妻奴哇。
重门咫尺不得见,使我有酒空相怀。
忆昔过从水南寺,风廊雪屋靡不偕。
灵山怀玉了在眼,苍翠突兀石笋铁柱如签排。
醉醚起舞对山水,狂歌亦和襄阳{上竹下左氵右卑}。
一时取乐未云足,后会回首何其乖
今者相逢号朝士,仆仆听鼓趋天街。
欲观礼乐问文物,但见鼙鼓鸣江淮。
喜君头上冠作廌,文笔愈健诗愈佳。
青云万里要直气,幸勿触狐当触豺。
我今勃窣百僚后,自觉迂钝难为侪。
一杯耳热不共醉,夜长独坐烧寒稭。
隔墙降将新授节,丝竹间响骈金钗。
时逢富贵虽可羡,扰扰得失真蝇蜗。
江山到处有佳趣,故应赤舄输青鞵。
明年春风我欲赋归去,伫君功成作颂磨苍崖。

注释参考

一时

一时 (yīshí) 一个时期 period of time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短时间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同一时候。 at the same time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一些时候 a little while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取乐

取乐 (qǔlè) 寻求欢乐;寻开心 find amusement;amuse oneself;make merry;seek pleasure 玩扑克取乐

后会

(1).日后相会。《孔丛子·儒服》:“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 唐 朱放 《江上送别》诗:“惆悵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后会良可希,尺书到犹未。”

(2).会合时迟到。《汉书·彭越传》:“与期旦日日出时,后会者斩,旦日日出,十餘人后,后者至日中。”

回首

(1) [turn one's head;turn round]∶把头转向后方

(2) [look back]∶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die]∶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详细解释

(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红楼梦》第一○四回:“ 雨村 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 mao1~11*1东 《十六字令》之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2).谓归顺。《东观汉记·伏湛传》:“ 武王 庄公 ,所以砥礪蕃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后汉书·伏湛传》:“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

(3).回想,回忆。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 仲宣 楼。”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清 钱之青 《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ba1-1九。” 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那堪回首。”

(4).谓死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日拜辞长老回首,烦乞长老慈悲,求个安身去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直到临回首的时候,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

亦作“廻首”。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泽,迴首面内。” 南朝 梁 沉约 《登高望春》诗:“迴首望 长安 ,城闕鬱盘桓。”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 祝融峰 下一迴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闻一多 《孤雁》诗:“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不是你能猜破的。”

(2).回想;回忆。《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梁 鲍泉 《江上望月》诗:“无因转还汎,迴首眷前贤。”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佗歧。” 清 唐孙华 《赁小舟渡江》诗:“昔年迴首乘车梦,打鼓鸣笳破浪行。”

(3).归顺。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是以羣雄廻首,百姓企踵。”

何其

何其 (héqí) 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how;what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何其糊涂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16: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