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 |
释义 |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出自唐代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 注释参考帝力(1).帝王的作用或恩德。《汉书·张耳传》:“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復国,德流子孙,秋豪皆帝力也。” 唐 高适 《别杨山人》诗:“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宋 范仲淹 《寄赠林逋处士》诗:“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 (2).指皇权统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普式庚 少时欲畔帝力,一举不成,遂以鎩羽。” 三统(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正朔。 夏 正建寅为人统, 商 正建丑为地统, 周 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汉书·刘向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一曰天统,为 周 十一月建子为正,天始施之端也。二曰地统,谓 殷 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统,谓 夏 以十三月建寅为正,人始成立之端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布歷推策,仰测鸿濛,三统五纪,四分九宫,机智可尽,太虚无穷。”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古人於岁首,则有建子、建丑、建寅之别,谓之三统。” (2).指三统历。《宋书·律历志上》:“﹝ 班固 ﹞又推九六,欲符 刘歆 《三统》之数,假託非类,以饰其説,皆 孟坚 之妄矣。”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神皇窅然,迺登 崑崙 之臺,修《三统》,观五始。”《清史稿·时宪志一》:“ 宣城 人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又博考《九执》、《回回术》,而折衷於新法,皆洞其原本,究其异同。” 天威天威 (tiānwēi)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the prestige of Heaven;emperor’s prestige 神奇的威力;神威 martial prowers四溟亦作“ 四冥 ”。1.四海,四方之海。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四冥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文选·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李善 注:“四溟,四海也。” 唐 秦韬玉 《问古》诗:“深作四溟何浩渺,高为五岳太峥嶸。”《宋史·乐志十一》:“四溟广矣,八紘是纪。” (2).指全国、天下。《宋书·孝武帝纪》:“ 周王 驥迹,实穷四溟。”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三表》:“车轨共文,四溟同宅。” 唐 施肩吾 《海边远望诗》:“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