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上立准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
释义 | 上立准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出自宋代梅尧臣《蔡君谟示古大弩牙》: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 注释参考准度测量;衡量。《后汉书·律历志中》:“赤道者为中天,去极俱九十度,非日月道,而以遥準度日月,失其实行故也。”《礼记·乐记》“以绳德厚” 唐 孔颖达 疏:“绳,犹度也。谓準度以道德仁厚也。” 宋 王钦臣 《王氏谈录·晏相观书》:“观书遇事,有可用者,必準度所宜使处,然后默记。” 瞄准器。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省括谓将箭瞄准目标。括,箭杆末端。常用以比喻为政必须合于准则。《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於度,则释。”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又言时及艰难,安危省括,悬於督抚,以臣裁量,多不可以备仓卒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 三道(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三路。《北史·齐武成帝纪》:“ 周 将 杨忠 ……等二十餘万人,自 恒州 分为三道,杀掠吏人。” (3).指国体、人事、直言。《汉书·晁错传》:“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道:国体、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陈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三道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答时务策三道。”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苏洵 《权书·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