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双飞燕子自相衔,会教唇舌调鹦鹉
释义

双飞燕子自相衔,会教唇舌调鹦鹉

刘辰翁 《踏莎行》

出自宋代刘辰翁《踏莎行》:

珠压相於,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谁家语。
梢头结取一番愁,玉箫不会双双侣。
风送流莺,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来往。
双飞燕子自相衔,会教唇舌调鹦鹉

注释参考

双飞燕

亦作“ 双飞鷰 ”。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 宋 谢逸 《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 李周翰 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

(3). 汉阳 的一种渡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阳 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

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唇舌

比喻言辞、议论。 唐 元稹 《酬乐天见寄》诗:“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 长安 。”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我这心儿里牵掛处无些,直睡到冷清清宝鼎沉烟灭,明皎皎纱窗月影斜,有甚唇舌。” 清 孙枝蔚 《自怜》诗:“向人唇舌虽然好,在世头颅已可知。”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六:“后来村长问了问情由,费了好大一会唇舌,才给她们调解开。”

脣舌:1.犹口舌。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汉武帝 乳母尝於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 东方朔 , 朔 曰:‘此非脣舌所争。’”《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番话,姑娘在屋里听了个逼清,算省了 安老爷 的脣舌了。”

(2).指毁谤、挑拨的言词。《汉书·陈汤传》:“虽復破絶筋骨,暴露形骸,犹復制於脣舌,为嫉妒之臣所係虏耳。”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纷罗,独陵晨而孤雊。” 五代 齐己 《行路难》诗之一:“未似是非脣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3).比喻口才或议论。《汉书·楼护传》:“ 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议论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杜钦 文辨, 楼护 脣舌。”

鹦鹉

鹦鹉 (yīngwǔ) parrot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3 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