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 |
释义 |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出自唐朝卢照邻《早度分水岭》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注释参考丁年[age attained one's majority] 成丁的年龄 详细解释男子成丁之年。历代之制不一。 汉 以男子二十岁为丁, 明 清 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李善 注:“丁年,谓丁壮之年也。” 金 元好问 《灯下梅影》诗:“丁年夜坐眼如鱼,老矣而今不读书。” 清 缪慧远 《友人过访》诗:“坐上清歌闻子夜,人生行乐及丁年。” 梁启超 《卢梭学案》:“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 蜀道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嶇,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 长安[Chang'an]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详细解释(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