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浮世何尝有定居,惬情便可著茅庐 |
释义 | 浮世何尝有定居,惬情便可著茅庐陈韡 《武夷筑精舍》出自宋代陈韡《武夷筑精舍》:浮世何尝有定居,惬情便可著茅庐。 注释参考浮世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何尝何尝 (hécháng)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 never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 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not that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定居定居 (dìngjū) 使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下来 settle down;settle 使难民在农场定居落户 定居于北京的德国人惬情(1).合乎情理。《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临终为制敕其子曰:‘……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愜情。衣周於身,示不违礼;棺周於衣,足以蔽臭。’” (2).满意,符合心意。 唐 张九龄 《使还湘水》诗:“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愜情。” 茅庐茅庐 (máolú) 茅舍;草屋 thatched cottage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