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释义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文天祥 《题钟圣举积学斋》

出自宋代文天祥《题钟圣举积学斋》: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
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
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畲。
彼美不琢雕,椟中竟何如。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棐几照初阳,垂签动凉嘘。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

注释参考

空同

(1).虚无浑茫。《关尹子·九药》:“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迹。” 明 冯惟敏 《粉蝶儿·五岳遨游》曲:“太极分两仪,空同涵万有。”

(2).亦作“ 空桐 ”、“ 空峒 ”。山名。即 崆峒 。在今 甘肃省 平凉市 西,险峻雄伟,山上道观极盛。《庄子·在宥》:“ 黄帝 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见之。”《汉书·郊祀志上》:“上遂郊 雍 ,至 陇西 ,登 空桐 ,幸 甘泉 。” 宋 曾巩 《冬暮感怀》诗:“坐思 空峒 间,负雪山千层。” 明 宋濂 《崆峒雪樵赋》:“伊 空同 之拔起兮,镇 嶠 南之灵区。”

(3). 明 代文学家 李梦阳 号 空同子 ,亦简称“空同”。 明 李贽 《与管登之书》:“如 空同先生 与 阳明先生 同世同生,一为道德,一为文章。千万世后,两先生精光具在,何必更兼谈道德耶?”

(4).复姓。 战国 赵 有 空同 氏。见《史记·赵世家》。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君子

君子 (jūnzǐ)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gentleman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随便看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Abct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24 8: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