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岭头梅信凭谁去,枕上鸿声到此稀 |
释义 | 岭头梅信凭谁去,枕上鸿声到此稀金君卿 《和周涛见寄》出自宋代金君卿《和周涛见寄》:薄宦留连未得归,思亲怀旧两依依。 注释参考岭头(1).山顶。 唐 杜甫 《南楚》诗:“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唐 李益 《扬州送客》诗:“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荆 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2).特指 五岭 的山顶。 唐 沉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天长地阔 岭 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唐 王建 《送严大夫赴桂州》诗:“ 岭 头分界候,一半属 湘潭 。”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岭 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梅信(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 唐 皮日休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诗:“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宋 贺铸 《江夏寓兴》诗:“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 宋 唐庚 《次韵行父冬日旅舍》:“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参见“ 梅花信 ”、“ 梅花使 ”。 枕上(1).床上。 唐 岑参 《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 南数千里。” 宋 陆游 《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秋风萧瑟》:“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清晨一开门,一阵风从西吹来,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 (2).指梦中。 宋 萧东夫 《吕公洞》诗:“枕上功名祇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鸿声(1).鸿雁鸣叫的声音。 唐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2).大声;高声。 汉 焦赣 《易林·困之离》:“鸿声大视,高举神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 (3).大名声。 晋 郭璞 《赠潘尼》诗:“擢颖盖 汉阳 ,鸿声骇皇室。” 唐 韩愈 《嘲鲁连子》诗:“高拱禪鸿声,若輟一盃水。”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 啟 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