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
释义 |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出自唐代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注释参考开缄开拆(函件等)。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清 曹寅 《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诗之二:“开缄已许疎襟透,岂惜常年损俸钱。” 手札手札 (shǒuzhá) 亲笔信 autograph letter一纸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三国志·蜀志·吕凯传》:“都护 李严 与 闓 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纸。”《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粧盒中一纸文书,用手取来看时,却是小词一首。”《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 巴金 《探索集·怀念烈文》:“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国1|1民1*1dang政府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 十三行(1).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 《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 洋行 ”。 清 林则徐 《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行洋商俱来,即遣去。”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诗:“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楼居。” (3). 清 代 天津 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