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 |
释义 | 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廖行之 《夜坐观书》出自宋代廖行之《夜坐观书》:风露气凄清,秋堂灯火夕。 注释参考侯门(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 (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俛仰亦作“ 俛卬 ”。1.低头抬头。《墨子·节用中》:“俛仰周游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鸿》:“见其伸颈俛仰,吐出黄金半鋌。” (2).指身体的屈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3).升降。《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俛仰犹升降。” (4).形容时间短暂。《庄子·在宥》:“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 宋 苏轼 《徐州贺河平表》:“未有收狂澜於既溃,復故道於将堙,俛仰而成,神速若此。” (5).俯视和仰望。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俛仰今昔,览时事之变化,人生之难久长如是,是不可不举觴而为之贺也。” (6).应付;周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言敢近舍明公远希 嵇 阮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 晋 邓粲 《晋纪》:“ 伯仁 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秦观 《陈偕传》:“嘻,今老矣,顾家贫无以给衣食之奉,聊復俛仰於其间,至於得失精粗,不復经意也。”《明史·高穀胡濙王直传赞》:“皆力持正议,不随众俛仰,故能身负硕望。” 无颜色(1).没有脂粉颜色。引申为没有姿色,不漂亮。《史记·匈奴列传》“过 居延 ,攻 祁连山 ” 唐 司马贞 索隐引《西河旧事》:“ 匈奴 失二山,乃歌云:‘……失我 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犹无颜,惭愧。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3).指天色暗淡。 唐 杜甫 《虎牙行》:“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