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虎豹自狰狞,蛇龙相噬嘬 |
释义 | 虎豹自狰狞,蛇龙相噬嘬郑清之 《赠已讷二老轩》出自宋代郑清之《赠已讷二老轩》:吾闻墨者徒,设教本兼爱。 注释参考虎豹(1).喻指can1~1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狰狞(1).凶恶。指性情、行为或状貌十分可怕。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统着兵车百乘,如今却落不的折箭半茎,却甚不动刀鎗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狰狞。”《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分明是狠金刚下降,却错认开路神狰狞。” 老舍 《四世同堂》九:“还有许多西洋人在 北平 ,东洋的武士须戴上一张面具,遮盖上狰狞的面孔。” (2).犹凶猛。 明 李东阳 《题画鹰送罗缉熙》诗:“大鹰狰狞爪抉石,侧目空巖睨秋碧。” 蛇龙亦作“虵龙”。1.蛇与龙。传说为造成洪水者。《孟子·滕文公下》:“ 禹 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 菹 。” 汉 王充 《论衡·吉验》:“洪水滔天,虵龙为害, 尧 使 禹 治水,驱虵龙,水治东流,虵龙潜处。” (2).比喻盘绕屈曲的树枝。 宋 王令 《八桧图》诗:“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鬭死犹鉤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