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岂能遽造忘言地,应有沉吟得意联 |
释义 | 岂能遽造忘言地,应有沉吟得意联胡寅 《寄唐竖伯》出自宋代胡寅《寄唐竖伯》:君诗平昔思如泉,无事寻医孰使然。 注释参考岂能岂能 (qǐnéng) 怎能;哪能 how can 我岂能反对?忘言(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应有(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沉吟(1) [ponder;be unable to make up one's mind]∶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mutter]∶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①犹豫;迟疑:他沉吟了好一会儿|沉吟不决。②喃喃自语:手捧诗卷沉吟不已。③深思:令人沉吟回味。 得意得意 (déyì)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proud of oneself;complacent;revel in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