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六变合礼,八音谐声 |
释义 | 六变合礼,八音谐声真宗 《皇后庙十五首》出自宋代真宗《皇后庙十五首》:淑德昭著,至乐和平。 注释参考六变谓乐章改变六次。古代祭百神,乐章变六次祭典始成。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广乐九奏,必登昊天之庭;《韶》《夏》六变,必饗上帝之祀矣。” 宋 欧阳修 《明堂庆成》诗:“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 合礼合乎礼仪。《易·乾》:“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 孔颖达 疏:“‘嘉会足以合礼’者,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於礼。”《后汉书·张霸传》:“﹝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 张曾子 ’。”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颜丁 之合礼, 二连 之善丧,亦曷以踰。” 李善 注:“《礼记》:‘ 颜丁 善居丧……’ 郑玄 曰: 颜丁 , 鲁 人也,居丧合礼。”《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后父母百年后,容毁骨立,丧葬合礼,其名愈著。” 八音(1).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 (2).泛指音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离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辩八音之雅俗。”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冶铸》:“虚其腹以振盪空灵,而八音起。” (3).八风之音。《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高诱 注:“八音,八卦之音。” 陈奇猷 校释:“八音,八风之音……阴阳家以八风分属八卦,故 高 谓八卦之音。” 谐声(1).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2).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崧 《与吴汉槎书》:“ 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