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晏几道《清平乐十九首》
波纹碧皱,
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
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
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
花梢小小层楼。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寻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春云绿处,
又风归鸿去。
侧帽风前花满路,
冶叶倡条情绪。
红楼桂酒新开,
曾携翠袖同来。
醉弄影娥池水,
短箫吹落残梅。
寒催酒醒,
晓陌飞霜定。
背照画帘残烛影,
斜月光中人静。
锦衣才子西征,
万重云水初程。
翠黛倚门相送,
鸾肠断处离声。
红英落尽,
未有相逢信。
可恨流年凋绿鬓,
睡得春酲欲醒。
钿筝曾醉西楼,
朱弦玉指梁州。
曲罢翠帘高卷,
几回新月如钩。
蕙心堪怨,
也逐春风转。
丹杏墙东当日见,
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
可怜如梦难凭。
都把旧时薄倖,
只消今日无情。
可怜娇小,
掌上承恩早。
把镜不知人易老,
欲占朱颜长好。
画堂秋月佳期,
藏钩赌酒归迟。
红烛泪前低语,
绿笺花里新词。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
月明昨夜兰船。
留人不住,
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
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
画楼云雨无凭。
千花百草,
送得春归了。
拾蕊人稀红渐少,
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
雪香微透轻纱。
正好一枝娇艳,
当筵独占韶华。
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笙歌宛转,
如上吴王宴。
宫女如花倚春殿,
舞绽缕金衣线。
酒阑画烛低迷,
彩鸳惊起双栖。
月底三千绣户,
云间十二琼梯。
双纹彩袖,
笑捧金船酒。
娇妙如花轻似柳,
劝客千春长寿。
艳歌更倚疏弦,
有情须醉尊前。
恰是可怜时候,
玉娇今夜初圆。
西池烟草,
恨不寻芳早。
满路落花红不扫,
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
清歌细逐霞觞。
正在十洲残梦,
水心宫殿斜阳。
心期休问,
只有尊前分。
勾引行人添别恨,
因是语低香近。
劝人满酌金钟,
清歌唱彻还重。
莫道后期无定,
梦魂犹有相逢。
烟轻雨小,
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
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
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
几番花信来时。
幺弦写意,
意密弦声碎。
书得凤笺无限事,
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
雨馀淡月朦胧。
一夜梦魂何处,
那回杨叶楼中。
莺来燕去,
宋玉墙东路。
草草幽欢能几度,
便有系人心处。
碧天秋月无端,
别来长照关山。
一点恹恹谁会,
依前凭暖阑干。
暂来还去,
轻似风头絮。
纵得相逢留不住,
何况相逢无处。
去时约略黄昏,
月华却到朱门。
别后几番明月,
素娥应是消魂。
以上晏几道作品《清平乐》共19首
注释参考
影娥池
汉 代 未央宫 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三辅黄图·未央宫》:“ 影娥池 , 武帝 凿以玩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 眺蟾臺 。” 唐 上官仪 《咏雪应诏》诗:“花明 栖凤阁 ,珠散 影娥池 。”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七夕》词:“ 乞巧楼 空, 影娥池 冷,説著凄凉无算。”亦省作“ 影娥 ”。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飘红叶则落桂一枝,映青楼则 影娥 半面。”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元夜月蚀》词:“ 影娥 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短箫
吹奏乐器名。 汉 晋 时多以鼓吹铙歌形式,用于郊、庙的军乐。后亦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或独奏等。《晋书·乐志上》:“其有短簫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令军中凯歌者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曲》:“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
残梅
凋零的梅花。 唐 张籍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诗:“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 明 杨慎 《峡中》诗:“开篷试看江头路,树树残梅照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