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
释义 |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吴承恩 《西游记·第十七回》摘自《西游记·第十七回》 解释:为善为恶不过一念之差,而善恶也不过两相对待而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本性是空的。 原文摘要: 注释参考菩萨菩萨 (púsà)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Bodhisattva 泛指佛 Buddha 泛指某些神 Buddhist idol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a kindhearted person妖精妖精 (yāojing) 妖怪,有魔法或巫术的鬼神 bogy;demon;goblin;monster;evil spirit 比喻以姿色迷人的女子 alluring woman 你若丢了我,再娶了别的妖精。——《儒林外史》总是总是 (zǒngshì) 永远地;无例外地 always一念(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本来本来 (běnlái) 从一开始 from the beginning 向来,原来 originally 原先;先前 at first 理所当然 of course无有无有 (wúyǒu) 没有 not have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