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
释义 | 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司马光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出自宋代司马光《送李侍郎西京留台》:先公勋烈盛监梅,清白仍闻世济才。 注释参考华省指清贵者的官署。 晋 潘岳 《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於华省。”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三和》词:“仅留得、老子婆娑,怎不拂衣华省。”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 云间 学士推二 沉 ,布衣召见登华省。” 拂衣(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簿领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长衢大道。《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晋 张协 《咏史》:“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唐 杜甫 《草堂》诗:“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回首(1) [turn one's head;turn round]∶把头转向后方 (2) [look back]∶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die]∶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详细解释(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红楼梦》第一○四回:“ 雨村 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 mao1~1泽1*1东 《十六字令》之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2).谓归顺。《东观汉记·伏湛传》:“ 武王 庄公 ,所以砥礪蕃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后汉书·伏湛传》:“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 (3).回想,回忆。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 仲宣 楼。”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清 钱之青 《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ba1-1九。” 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那堪回首。” (4).谓死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日拜辞长老回首,烦乞长老慈悲,求个安身去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直到临回首的时候,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 亦作“廻首”。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泽,迴首面内。” 南朝 梁 沉约 《登高望春》诗:“迴首望 长安 ,城闕鬱盘桓。” 唐 韩愈 《别盈上人》诗:“ 祝融峰 下一迴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闻一多 《孤雁》诗:“可怜的孤魂啊!更不须向天回首了。天是一个无涯的秘密……不是你能猜破的。” (2).回想;回忆。《艺文类聚》卷一引 南朝 梁 鲍泉 《江上望月》诗:“无因转还汎,迴首眷前贤。”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佗歧。” 清 唐孙华 《赁小舟渡江》诗:“昔年迴首乘车梦,打鼓鸣笳破浪行。” (3).归顺。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是以羣雄廻首,百姓企踵。” 尘埃尘埃 (chén āi) 飞扬的尘土 dust;dirt 尘埃传播病菌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