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 |
释义 | 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陈宓 《三月游延平溪源》出自宋代陈宓《三月游延平溪源》: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 注释参考鸑鷟(1).凤属。《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 岐山 之脊乎?”《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中》:“凤鸟有五色赤文章者,凤也;青者,鸞也;黄者,鵷鶵也;紫者,鸑鷟也。” 明 王廷陈 《矫志篇》:“蛟龙虽困,不资凡鱼。鸑鷟虽孤,不匹鶩雏。” (2).鸀鳿的别名。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四:“壁际金钱衔鸑鷟,水中铁网出珊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鸀鳿》:“又 江 中有鸑鷟,似鳬而大,赤目。据此则鸀鳿乃鸑鷟声转。盖此鸟有文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相参亦作“ 相叅 ”。1.相互参证。《墨子·号令》:“遣他候,奉资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叅,故能大通。” (2).参加。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每一选有三人,三四十二,十二臣相参,而事治行矣。”《后汉书·胡广传》:“明詔既许,復令臣等得与相参。” 亦作“ 相叅 ”。1.相互参错;间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虽復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卫嗣君 ﹞又爱 泄姬 ,重 如耳 ,而恐其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 薄疑 以敌 如耳 ,尊 魏妃 以偶 泄姬 ,曰:‘以是相参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自今诸科并令量定人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入。” (2).相近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到得 辽 人,一般称‘帝’称‘宗’;以至官员职名大半与中国相参。”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