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天目山前景老禅,长安传法旧沙门 |
释义 | 天目山前景老禅,长安传法旧沙门汪元量 《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出自宋代汪元量《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天目山前景老禅,长安传法旧沙门。 注释参考天目山山名。在 浙江 临安县 境内。分东西两支:东支名 东天目山 ,西支名 西天目山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 天目山 ……有两峯,峯顶各一池,左右相对,故曰 天目 。”多奇峰、竹林,为 浙西 名胜地。最高峰为 龙王山 ,高1587米,在 西天目山 。道教谓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名“天盖涤玄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前景前景 (qiánjǐng) 将要出现的景象和情形 prospect;vista 斗争的前景 美好的前景 景象中绘得最近并位于看画人面前的那部分 foreground长安[Chang'an]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详细解释(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传法(1).佛教谓师徒以佛法相传授。 唐 顾况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诗:“se1-1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弥遮迦尊者》:“六祖 弥遮迦尊者 ,中 印度 人也,既传法,已游化至 北天竺国 。”《宋史·王安石传》:“二人守其成模,不少失,时号 絳 为‘传法沙门’, 惠卿 为‘护法善神’。” (2).泛指以学问、方法相传授。 唐 张籍 《隐者》诗:“问年长不定,传法又非真。” 沙门沙门 (shāmén) 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Sramana;buddhist monk 老孙一向秉教沙门。——《西游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