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 |
释义 | 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王冕 《自感》出自元代王冕《自感》: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注释参考相揖(1).拱手行礼。《礼记·杂记下》:“相揖也,哀次而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过了月餘,只见一人相揖道:‘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遥见一叟喜曰:‘适遇此老,子之福也。’举手相揖,叟邀过诣其所。” (2).交手于胸前为礼。《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人交手于胸前,亦不作声,是谓相揖。” 进退进退 (jìntuì) 前进和后退 advance and retreat 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sense of propriety 不知进退应对应对 (yìngduì) 对答,答对 respond;echo;reply;answer 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嗫嚅嗫嚅 (nièrú) 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speak haltingly 口将言而嗫嚅。——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