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
释义 | 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之十八》出自清代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十八》: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注释参考姑恶鸟名。叫声似“姑恶”,故名。也叫“苦恶鸟”、“白胸秧鸟”。 宋 苏轼 《五禽言》诗之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自注:“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清 龚自珍 《金侍御妻诔》:“鸟名姑恶,谁当雪之?蔌名慈姑,又谁植之?” 飞鸣(1).边飞边鸣。 晋 潘岳 《射雉赋》:“越壑凌岑,飞鸣薄廩。” 宋 苏轼 《后赤壁赋》:“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2).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五:“嗟我摈 南海 ,无由助飞鸣。” 宋 曾巩 《杂诗》之一:“三季已千载,古道久荒榛,纷纷 东汉 士,飞鸣不当辰。” 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 汉 扬雄 《太玄·将》:“红蚕缘于枯桑。”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一:“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宋 周紫芝 《雨中花令·吴兴道中颇厌行役作此曲寄武林交旧》词:“雪茧红蚕熟后,黄云陇麦秋间。” 清 陈景钟 《缫丝曲》:“盼得红蚕齐上箔,更喜同功茧不薄。” 四月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三眠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吴 地桑叶緑, 吴 蚕已三眠。” 宋 惠洪 《次韵曾英发兼简若虚》:“弟兄骏气驥堕地,自怜老欲蚕三眠。”《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北蚕三眠,南蚕俱是四眠,眠起饲叶,各要及时。” 指柽柳(即人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时时伏倒。《三辅故事》:“ 汉 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故柽柳又称三眠柳。 明 徐渭 《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 清 陆求可 《殢人娇》词:“东风偏急,三眠乍起,共波光争碧。”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