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 |
释义 | 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王洋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出自宋代王洋《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注释参考方侯古指邦国之君。亦借指地方长官。 汉 扬雄 《司空箴》:“纲以羣牧,缀以方侯。”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一表》:“古之方侯获其厚禄,养敢死之士,以备寇患。” 元 范梈 《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诗:“方侯天机深,大雅託遗音。” 持心谓处事所抱的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 巩 处势多奇,误知最久。持心素厚,未忌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就禄》:“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 所闻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转徙[migrate;move;change one's residence] 辗转迁移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转徙于江湖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1).辗转迁移。 汉 晁错 《守边劝农疏》:“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 胡 人之生业。”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飢渴而顿踣。”《明史·魏源传》:“ 河 南旱荒,民多转徙。” 鲁迅 《热风·为“俄国歌剧团”》:“你们漂流转徙的艺术者,在寂寞里歌舞,怕已经有了归心了罢。” (2).变化。《庄子·大宗师》:“夫 尧 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成玄英 疏:“转徙,变化也。” 清 顾炎武 《墟里》诗:“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一:“我看她的来信呀,有一个天大的转徙:前回是声声‘先生’,这回是声声‘你’。” 若不若不 (ruòbù) 要不是 unless 若不是少发生一次冲突,这一天是过不去的已矣已矣 (yǐyǐ) finish;be over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